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工资:可别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张喜亮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0 19:56:33  浏览:886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工资:可别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

张喜亮


  工资这件事情,成了2009年中的一个最热门的话题。尤其是中央企业的工资问题:一会儿是炒作央企高管薪酬,一会儿又嚷嚷央企员工垄断收入,一会儿又是按劳分配同工同酬……。与之相应,政策也在加紧应对:多个部委联合作业好不容易弄出来了个《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国资委又启动了央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方案,据传有关部委正在操持同工同酬和工资立法呐!
  如此强烈疾呼工资问题,反映了底层人们的心声;政府各部门积极响应也体现了一种工作姿态。工资问题如此强烈地被关注,其实也是改革发展到新的阶段的必然要求,但是,如果操之过急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那也难免事与愿违。何言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果就工资的具体内容来说,当然是个复杂的问题,但是,工资政策制定纠缠在这样一些具体的问题上,肯定是把问题弄得愈加复杂而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只见森林不见树木,难免让森林弄花了双眼而忘记了树木的功用。笔者以为,认识大家呼吁的工资问题须要抓住本质:比如,央企高管高薪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不是一个高管薪酬过高的问题,而是底层职工工资过低的问题。如果很复杂地设计一套限高方案,既没有现实性和没必要性,又势必引起更多的质疑和麻烦。同样,资源垄断企业员工收入过高问题,其实根本也不是这些企业员工真的收入过高了,而是怨怼者收入过低了。据报导,一个电力系统的员工年收入十万,舆论哗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来看,一个员工年收入十万也只是刚刚步入小康的门槛而已,无论如何不算是高。结果,有关行业面对这样的压力甚至是冻结工资发放,更有甚者武断地降低收入,置劳动法律法规关于禁止拖欠和克扣的规定于不顾。这样的一些做法,显然是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
  笔者以为,工资问题的根本症结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和企业市场化的改革,工资并没有与之相适应,相对而言,对于底层员工来说,工资是处于低位状态的。如果加之减员增效造成的员工劳动强度的加大和相当多的企业拒付加班费等等因素,底层员工的工资是相对降低而不是增加的,——至少心理的感受是这样的,社平工资提高的数据于事无补。从绝对数来看,他们工资额似乎也不少,但是,如果客观分析,这个数额中有多少是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的补贴,又有多少本是福利费部分,奖励也能算做工资?去除这些我们再看底层员工的实际工资就会清楚,我们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亏欠他们的实在是不少,当年的口号犹在耳际: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所谓劳动力价格低廉,其核心的内容就是工资低,甚至是刻意压低。现在是该“还债”的时候了,这就是关于工资问题诸多诟病和争议的根本所在,我们制定工资政策就是要从这个角度确定思路。而不是降低哪个群体的工资或设计一套平衡收入的标准问题。
  制定工资政策,首先要弄清楚基本概念:什么是工资、什么是收入、什么是报酬、什么是薪酬、什么是奖励、什么是福利、什么是补贴,什么是期权……,如果把工资和福利、奖励、补贴不予区分而混谈为“收入”,那就难免削弱了工资的意义。第二,要弄清楚基本理念:什么是同工同酬、什么是按劳分配、什么是分配原则……,如果把一些虚无的理念当作原则,那势必造成混乱。第三,要规范企业内部分配行为,大多数企业的那种按照官职确立工资标准的分配标准做法,肯定是不合理的。比如主管机关仅仅是在控制企业工资总额上做文章,结果就可能是底层员工的工资被再次压低或者管理者的工资又被再次提高。企业内部分配行为问题,从市场经济理论而言,是不该政府行政权力干预的,但是,中国的国情决定这事还就是需要好好管管。所谓分配不公的问题,这是大家怨声载道的重要原因之一。制定工资政策深入底层员工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会大有裨益:千万不能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
a2920@126.com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邯郸市地热资源管理暂行规定

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政府


邯郸市地热资源管理暂行规定

邯郸市人民政府令第91号


[2001.05.16]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本市地热资源的管理,合理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本市地热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地热资源是指埋藏在全市地面以下地壳内岩石和流体中,能被经济合理地开发出来的热能,包括蒸气型、热水型、地压型、干热岩型和岩浆岩型五种类型。其中热水型地热是指流温在25?c以上的地下热水。
  第三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勘查、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 邯郸市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市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和管理。
  第五条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布局、积极开发综合利用的方针。
  第六条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由市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会同市规划等部门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 对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 开采城市规划区外已探明的地热水应当先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取水许可证,确定开采限量。在城市规划区内开凿地热井,应当向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取水许可证。上述有关部门应当自接到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审核意见,并通知申请人。
  第九条 勘查地热资源,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申请登记书和申请的区域范围图;
(二)勘查单位资格证书复印件;
(三)勘查工作计划、勘查合同或者委托勘查的证明文件;
(四)勘查项目资金的证明;
(五)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十条 在勘查项目施工结束后,地热资源的勘查单位必须进行以下工作:
(一)对可开发利用的地热井采取措施予以保护;
(二)将没有利用价值的地热井回填或者作其它妥善处理,消除不安全隐患;
(三)恢复施工地区的植被或者进行土地复垦;
(四)用作地热资源长期动态监测或者地震监测的的地热井,应当到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登记。
  第十一条 开采地热资源用于商业经营的企业或个人,应当提交下列资料,办理采矿登记手续,依据取得采矿权。
(一)申请登记书和矿区范围图;
(二)采矿权申请人资质条件的证明;
(三)依法取得的经矿产储量审批机械批准的地质勘查报告或者资料;
(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五)本规定第八条规定的有关证件;
(六)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十二条 市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勘查、开采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审查意见,并通知采矿权申请人。
  第十三条 在地热井的施工过程中,探矿权人或采矿权人须委托有资质监理机构进行监理。
  第十四条 采矿权人必须按照采矿可证核准的井位、热储层和开采量进行开采。需要变更的,必须按照的关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 开采地热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回灌义务,并按开采利用方案施行回灌开采。回灌方案及措施报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六条 采矿权人应当安装计量装置,对地热井的水位及井口的温度、压力、流量、热流体的化学成份等项目和地热资源开采情况时行动态监测,定期报送有关部门。
采矿权人应当保证地热资源使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健康安全。
  第十七条 地热井停止使用或者报废之日前三十日内向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第十八条 勘查、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应当遵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地面沉降。已造成污染或者破坏的,应当按照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进行治理。
  第十九条 开采地热资源,应当依法缴纳采矿权使用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有已缴纳采矿权使用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不再缴纳水资源费。
  第二十条 勘查、开采其他矿产资源时发现有可利用价值的地热资源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并提取有关数据资料,报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矿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三项、第十六条第二款、第十八条规定 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七条规定的,由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非经营单位和个人违反上述规定的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经营单位和个人违反上述规定的,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勘查、开采地热资源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本规定发布之日起六十日内寂办有关登记手续。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二零零一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犯罪嫌疑人李甲、李乙二人盗墓时发现该墓已经被盗,二人只找到了半块青砖和一块瓷片。对于李甲、李乙的行为是否构成盗掘古墓葬罪,观点不一。笔者认为,要准确地定性,需厘清该古墓葬是否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具有较为重要研究价值的古墓葬”,并根据权威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结合行为人的作案动机、手段、危害后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

  第一,刑法对古墓葬的保护主要是基于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刑法第328条规定,盗窃古墓葬罪是指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墓葬的行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古墓葬,是指古代人类采取一定方式对死者进行埋葬的遗迹,包括墓穴、葬具、随葬器物和墓地,范围较为广泛。但并非所有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都属于刑法盗掘古墓葬罪的对象。刑法意义上的古墓葬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能够在历史考古、艺术欣赏和科学研究方面有意义的古墓葬。如对研究当地历史事件、经济发展状况、丧葬习惯及民俗等具有一定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等。

  第二,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应符合证据的客观性原则。刑法对古墓葬的保护主要是基于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保护的对象一般来说应是保存完好的古墓葬,对于已遭到破坏的古墓葬是否属于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应由专家或权威机构作出鉴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盗掘、非法经营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古墓葬、古遗址,受国家保护,据此对墓葬年代的鉴定就成为罪与非罪的关键。而对于古墓葬的鉴定,根据《文物认定管理办法》,文物行政部门认定文物,应当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召集专门会议研究并作出书面决定。实践中,一些文物鉴定机构不派员到案发现场,仅仅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照片、录像等素材就出具一份简单的“鉴定”,就认定被盗掘古墓葬是某年代墓葬是不严肃的。对于古墓葬的鉴定需要充分的分析论证过程,鉴定结论要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要有严谨的科学性,避免主观臆断,否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因此,在办理盗掘古墓葬案件中,要确保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使用时的客观性原则。

  第三,厘清盗掘古墓葬罪与故意损毁文物罪、盗窃罪的竞合问题。犯罪嫌疑人盗掘古墓葬一般都具有非法占有文物的目的,所以根据刑法第328条第4项的规定,在盗掘古墓葬过程中盗窃文物的应从重处罚;司法实践中,有些被盗掘古墓葬因无法认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从而不属于刑法保护的古墓葬,导致犯罪行为无法被认定为盗掘古墓葬罪。但根据文物保护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犯罪嫌疑人盗窃文物的,应以盗窃罪定性。对于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犯罪嫌疑人如果通过爆炸、刀砍斧劈等破坏性手段盗掘,其行为涉嫌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也涉嫌盗掘古墓葬罪。此种情形下,一个犯罪行为触犯两个刑法条文,两个条文之间存在包容关系,属法条竞合犯情形,依据重法优于轻法的适用原则,应以盗掘古墓葬罪定罪处罚。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青县人民检察院)